《武昌读本》2017年第四十一期
来源:区委宣传部 发表日期:2017-11-15 10:11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楚天都市报武昌读本

  一版

  图文:说唱新变化 欢歌庆盛世

  第十六届辛亥首义文化节文艺晚会上演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信念薪火相传,梦想斑斓璀璨。10月19日晚,第十六届中国(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暨“说唱新变化喜迎十九大”文艺晚会在湖北剧院拉开帷幕,千余武昌居民观看了这场视听盛宴。

  整场晚会分为三个章节,以歌舞诗为主体,将情景歌舞、主题朗诵、戏曲联唱等多种表现形式有机融合,以歌抒怀,以诗明志,为观众呈现了一台难以忘怀的晚会。

  晚会以情景舞蹈《缅怀》拉开序幕,结合配乐朗诵《有一种倒下叫站起》、歌舞《我们来了,武昌》,表达了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拼搏的豪情。

  晚会从三尺灶台柴米油盐的百姓生活,唱到十三亿中国人的同心筑梦,充满了歌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江城豪情,一首由武汉打造的献礼十九大歌曲《中国同心圆》,让现场的热烈氛围进入高潮。

  从“一留一回、两个百万”,到首批“招才大使”的招募,再到聚集一批武汉新“四军”,近一年来,武汉的揽才聚智举措重拳叠出,热词纷呈,由武汉大学生带来的风采展示节目中国鼓《龙腾虎跃》、中国器乐合奏《丝绸之路》、大型声乐舞蹈《南湖秋月》、竞技啦啦操表演《绽放》、情景演唱《年轻真好》,充分展现了“留在武汉、成就梦想”由一句停留在嘴边的宣传导语成为了更多青年才俊的现实行动。

  由武汉“三朵梅花”刘子微、夏青玲、王荔合作完成,根据京汉楚剧唱腔重新改编的戏曲联唱《红梅赞》,让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大家赞不绝口:“真是好听,以戏曲形式来演绎经典曲目,为节目点赞!”。整场晚会在大型歌舞《同心共筑中国梦》落下帷幕。

  据悉,武昌区今年共组织“说唱新变化喜迎十九大”专场文艺演出26场,书法展3场,通过歌舞、小品、诗词朗诵、书法展览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机关及辖区内企业、学校,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呈现广大干部群众享受丰收的喜悦,在满满当当的获得感中喜迎盛会。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通讯员田群 实习生侯宗琪

  图文:60万盆菊花亮相首义广场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殷莉红)金秋时节,60万盆菊花齐齐绽放。记者从武昌区城管委获悉,武昌区在首义广场举办的第26届街头菊花展已开幕,市民可到首义广场免费参观。

  记者在首义广场菊展区看到,赏菊市民络绎不绝,每个菊花景观前都聚集了拿着自拍杆合影的游客。本届菊花展各参展单位拼起了创意,有不少武昌地标元素巧妙深藏其中。长江大桥、黄鹤楼、汉街、昙华林等最能代表武昌的元素均亮相本届菊展,组合起来犹如花团锦簇的“小武昌”。

  由黄鹤楼公园设计建设的“长江画轴”吸引了大批市民观看,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全部由菊花装饰而成,完全复刻大桥的形态与地理位置。清晰可见武昌桥头的山峦起伏与武汉地标黄鹤楼,其中穿插着极具特色的仙鹤、莲花等元素。

  本届菊展武昌区首义广场展区共展出60万盆菊花,27组菊花扎景,展区面积约4000平方米。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武昌区域内的9座公园全部参展,为菊展增加了不少武昌的地域特色。

  二版

  

  打造品牌效应,提升社会美誉

  图文:第四批特色社区和创新项目出炉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陶惠君 崔旭丽 实习生侯宗琪)通过绘本打开钢筋混泥土的阻隔、利用百家宴搭建邻里沟通的桥梁、依托村史村史馆传递奋斗精神……这些极具创意的便民公益服务项目,深受居民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日前,在武昌区举行的第四届“一居一品”和“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上,来自杨园街电信社区和“让村史说话,让党员发光”等10个社区和10个项目分别获得第四批特色社区和社区治理创新项目。

  评审现场,60个项目负责人以PPT形式进行精彩的项目展示,专家评委从项目理念创新度、社区居民需求度、社会组织培育程度、项目实施可行度、居民群众参与度等方面对60个参评项目进行现场打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20个项目脱颖而出,分别入围“一居一品”十大特色社区和“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

  武昌区民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鼓励社区通过品牌效应加强服务意识、提高社区的社会声誉。今年举办第四届特色社区评选活动,就是要打造一批“说到名字,就能知道其特色”的社区。打造特色社区,其目的是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而这个打造的过程,也是将居民聚集起来,发挥其特长和优势,加强社区自治和创新的过程。

  不同的社区依据各自实际情况,在打造特色时也非常“接地气”。南湖街都市桃源社区引入智能管家,让老旧电梯不再问题重重;黄鹤楼街彭刘杨路社区针对老年人多的情况,在助老敬老方面做出了亮点;水果湖街青鱼嘴社区是个老旧社区,他们发挥居民的积极性,巧妙解决了停车难题……

  第四届“一居一品”和“社区治理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自5月启动以来,各街道积极动员、精心组织、踊跃申报,经过专家初审,从130多个申报项目中,筛选了60个优质项目进入现场评审,这些项目涵盖群众文化、关爱互助、志愿服务等多种类型。

  专家评审组认为,武昌区社区工作者思路在转变、理念在更新、方法在改进、服务群体在细化、服务效果在提升,并寄语武昌社区工作者再接再厉,创新工作理念服务居民群众,成为社区治理创新工作的践行者。

  百个红色物业管家岗位等你来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陈雯)日前,记者从武昌区人资局获悉,为着力打造“红色物业”,全面推进“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武昌区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0名大学生到基层物业单位工作。

  据介绍,本次“红色物业”招聘的是管理服务岗位,应聘者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在30周岁以下,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语言沟通、文字写作能力,团队意识和群众观念强。据介绍,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学生干部,以及有一年以上相关从业经历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应聘者从即日起至11月3日,到武昌区人力资源局1楼7号窗口(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530号),或武昌区行政审批局4楼59号窗口(武汉市武昌区临江大道59号)现场报名。

  资格审核通过后,将参加笔试、面试、公示、体检、考核等环节,办理聘用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红色物业”聘用人员享受“五险一金”,其岗位总体待遇按全市“红色物业”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薪酬标准执行,还可选聘大学生享受“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在住房保障、户籍落户等政策上给予支持。

  咨询电话:88936701 88922075

  民政部督察组到武昌考察调研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陶惠君)10月12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相关负责人率全国城乡社区治理督查组一行6人,来武昌区督查社区治理工作,实地检查了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区、水果湖街东亭社区和水果湖街行政事务服务中心的相关工作。

  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是武昌区为社区减负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武昌区从2015年起,撤销了社区办事窗口,在全区设立了15个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一窗多能、全区通办”的全科政务服务模式。以方便老百姓为标准,重造办事流程,推动区直部门下放行政事务服务事项93项。工作人员向民政部督察组一行详细介绍了窗口服务和社区网格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考查组一行深入了解了行政事务改革等社区治理方面的工作做法和经验,并对武昌区在社区治理和服务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两处水务工程施工 警方发布绕行建议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高梓健)10月13日,武昌区“四水共治”项目之一解放路排水箱涵工程将进场打围施工,该工程到明年5月31号结束,施工期间将封闭解放路(水陆街至巡司河街)施工,考虑到解放路地区交通压力较大,每天7点至9点、17点至19点允许水陆街往巡司河街单向通行。交警建议需通过施工路段的车辆绕行复兴路、首义路、津水路。需通行鹦鹉洲大桥的市民,建议尽量使用地铁出行。

  10月20日至明年1月31日,雅安街(南湖路至恒安路)将进行排水工程施工,施工期间,雅安街 (南湖路至恒安路)周边道路交通压力会有所增大,交管部门建议,需通行施工路段的车辆,可绕行瑞安街、建安街、长虹桥路等相关道路。

  保持古朴清幽特色 工期预计两个月

  图文:武昌路迎来首次大维修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通讯员殷莉红 彭雪琴 实习生侯宗琪

  紧邻黄鹤楼和首义广场的武昌路,日前迎来建成十年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维修改造。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施工工期预计两个月,为保证交通通行,施工期间,将采取半封闭施工。此次改造范围为武珞路至黄鹤楼东路段,总长162.7米,宽10米,改造将继续保持青石路面,并与周围景观相融合,保持武昌路古朴清幽特色。

  武昌路地处武昌首义文化旅游区内,该路段西侧分布有知名文化旅游景点首义广场、红楼及黄鹤楼景区,东侧为景区停车场,是黄鹤楼景区的一条重要进出通道。

  古朴的青石路面与武昌路道路两侧的林荫树相互映衬,古韵和谐。建设之初,该路段未规划大型车辆行驶,后由于长江大桥引桥改造,在该路增设一处公交站点,每天除旅游大巴外,还有多条公交线路经此并停靠,大型车辆使得青石路面超负荷,路面破损、脱落、沉降等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经相关部门多次实地勘验,今年“十一”长假过后,武昌路开始进行建成十年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造。

  10月16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人工“起砖”:先用凿子插入青石砖缝隙,再用木锤敲击凿子,使砖与砖之间缝隙扩大,然后用撬杠慢慢地把青石砖掀起。全程人工操作,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青石砖的完好。施工方透露,162米长的大修路段,有9000余块青石砖。目前勘察看来,其中有六成可以保留下来再次使用。

  武昌城管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武昌路大规模维修改造,是在对该路段全线地基、沿线6座雨水井、地下各类市政管线进行全面检测的基础上,对达不到承载力要求的路基,采取块石换填、压实等技术处理,对雨水井和市政管线进行加固,以确保路基密实、稳定、均匀,市政设施及排水等功能完好。

  该路段改造后为新建复合型路面,在继续保持青石板路面古风原貌的同时,采用多元有机和无机材料的复合体材料,改造后的复合型路面整体硬度更大、稳定性更好、行驶舒适性更好。

  道路施工过程中还将对道路两旁的林荫树木实施保护,确保不因道路的维修而对树木造成破坏。“9000块地砖中,能留用的约5400块,为了保证整旧如旧的最终效果,更换的青石砖全部都是定制的。”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武昌路维修路段完工后,青石板路将“整旧如旧”,普通人看来也许会感觉与之前没什么变化。

  三版

 

  架锅烧水 自制染料

  图文:街坊们为老人染制“温暖牌”围巾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张静 实习生侯宗琪)“等晾晒风干后,就可以送给老人们了。”望着院子里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围巾,中华路都府堤社区群干孙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脸上写满期待。10月22日,孙琴和10多名热心街坊,为社区老人们染制了400多条“温暖牌”围巾。

  当天上午,记者在都府堤社区的一处院落看到,街坊们正在忙着染制围巾,一旁的凉亭里拉满绳子,上面晾晒着湿漉漉的围巾,在一间小屋内,几口大锅正在冒着热气,街坊们戴着手套、拿着钳子,有的正在往锅里放进白色的围巾,用钳子搅拌,有的则从锅里取出不同颜色的围巾,用水桶装好后,随即拿到院子里晾晒,现场忙得不亦乐乎。

  孙琴介绍,近期气温骤降,社区购置了一批白色围巾,准备送给辖区的高龄、空巢、独居等困难老人,为节省开支,惠及更多老人,社区组织热心的街坊们商议后,决定自行染制围巾。“我们一共染制了50多桶,做好了480多条围巾,”孙琴说,染制围巾的原料多为茶叶渣、石榴、香蕉皮、没吃完的洋葱、猪肉皮等,这些都是街坊们自己带过来的,社区购置了少量的苏木、五倍、栀子等中药材料,通过一定比例的配制后,在锅里即可煮出不同颜色的染料,围巾染好后,晾晒风干就可使用。“用植物染料染制出的围巾,不仅天然无副作用,使用不同的主料,围巾上还有不同的香味。”街坊江金萍精通染制技术,当天她忙里忙外,虽然很累,但很有成就感。

  记者在院子里走过,围巾上散发出清茶、石榴、栀子等淡淡的清香,江金萍说,这就是不同的主料的味道,这些中药还有活血化瘀、保养皮肤等功效,相信老人们一定会喜欢,“这样的围巾,更健康更暖和,我们就叫他‘温暖牌’围巾吧。”说完这话,众人都乐呵呵地笑了。

  省实验中学秋季运动会

  图文:健康快乐动起来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10月19日,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校园彩旗飘飘,喜气洋洋,在这收获的季节,实验中学学子们迎来盼望已久的2017年秋季田径运动会。迎着秋日的阳光,一个个特色班级方阵整齐走过,国旗队、彩旗队让人眼前一亮。精彩的队型、默契的配合,造就了一次次完美的表演,展现了实验中学学子的阳光风采。

  楚天都市报记者崔月 通讯员李竺嘉 摄

  居民突然倒地不起 众人抱上推车送回家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冯欣 实习生侯宗琪)10月22日下午,黄鹤楼街花堤社区发生暖心一幕:一位居民突然倒地不起,被巡逻的群干发现后,迅速抬上推车送回家,经确认无碍后,众人才离开。

  当天下午4时许,社区群干杨睿巡逻至辖区八宝巷时,突然发现前方有人倒地,她上前一看,发现一名男子倒在地上,旁边还有一个拐杖,她一眼就认出这是社区居民陈师傅。此时,陈师傅无法动弹,脸色惨白,言语也不清楚,杨睿赶紧向附近居民求助,同时打电话请来社区民警黄学群。

  住在一楼的居民张先生听到呼喊后,赶紧跑出来帮忙,附近一家废品收购点的老板推来一辆拖车,几人合力把陈师傅抬上车子,准备送医救治。

  陈师傅慢慢缓过神来,他称自己刚刚从医院出来,可能是体力不支倒地。原来,陈师傅中风多年,腿脚一直不便,当天独自去医院买药后,步行回家,可能是路途有点远,一脚没踩稳就倒地了。

  众人将陈师傅送回家后,待其老伴回家后才离开。目前,陈师傅状况良好,已无大碍。这几天,他还偶尔出门散步,社区叮嘱张先生等街坊,如果看到陈师傅在外面,尽量扶一把、拉一把。

  大意 男子丢失20张增值税发票

  热心 环卫工捡到后火速归还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李庆 通讯员曹瀚月 实习生侯宗琪)“包丢了是小事,关键是手包里面有20张增值税发票,如果找不回就很麻烦。”一家保险公司客户经理曹先生从武昌大桥清洁队环卫工手中领回不慎遗失的手包时,再三鞠躬致谢。

  10月19日晚,大桥清洁队环卫工人张细长途径武珞路石牌岭,当行至亚贸商场门口时,看到路边有一辆共享单车的车篮里面有一个黑色的手包,张师傅赶紧将包拾起,问路边路人确认无人认领后,将手包带回环卫工作点,交给班长叶敏协助寻找失主。在几位同事的见证下,叶敏打开手包仔细检查,发现一个装有400多元现金、一张社保卡、各种银行卡的钱包和20张增值税发票等各种物件。

  叶敏发现,手包里有一张某餐馆的办卡票据,其底联上,写有一个电话号码,叶敏当即打电话,对方迅速赶到。

  晚上6时许,失主曹某来到环卫工作点领取手包,经确认无误后,张细长当即将手包交还。

  据曹某回忆,自己是某保险公司的客户经理,当天下午5时骑单车从中南回亚贸附近的公司,到了公司后想起手包不见了,一直在亚贸附近寻找未果,想到包内有20张增值税发票,急得团团转。“幸好热心的环卫工人捡到了,接到电话我就松了一口气。”

  曹某握着环卫工人张师傅的手,一个劲儿的鞠躬表示感谢,感谢捡到钱包并完璧归赵,省去了自己一连串的麻烦。

  儿子拒绝赡养老父 社区律师耐心调解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晏雯 通讯员熊平)因嫌父亲偏心,男子竟拒绝赡养80岁的父亲。正当无奈的老父亲欲将儿子告上法院时,社区律师及时介入,在他的耐心调解下,终于挽回了这份亲情。

  不久前的一天,一位老人怒气冲冲地来到社区办公室,刚进门就说要找律师写起诉书,他要状告自己的小儿子。“老人家别着急,慢慢说”,社区律师周友华走到老人身边,一边安抚老人一边了解情况。

  经询问得知,老人姓王,今年80岁,家住武车三村。老人的两个儿子曾经协议,轮流赡养老人两个月。但是从半年前开始,小儿子就以分家时老人偏袒老大,自己少分了1万元为由,不愿意再照顾老人,并拒绝支付老人生活费用,周边群众几次调解均无果。老人现在年纪大了,生活又不能自理,无奈的他就想到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养老问题。周律师听完后告诉老人,如果是打官司,肯定能赢,但是赢了官司,却会输掉亲情,建议老人先通过调解来解决赡养问题,如调解行不通,再到法院。

  2天后,社区周律师又专程利用周末时间,来到老人家中。针对矛盾的焦点和小儿子的错误认识,耐心细致进行说服教育,指出分家和赡养义务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父母对属于自己的财产完全可以自由处分,与子女应负的赡养义务没有关系。周律师从社会公德到国家法律,对老人的小儿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懂得孝敬老人是每个儿女应尽的法律义务。最终,在周律师努力劝导下,老人的小儿子支付了拖欠老人的生活费,并保证以后会好好孝顺老人,继续承担赡养义务。

  四版

  

  名校帅气研究生穿上警服,最爱帮居民解决身边小事

  图文:“破小案”民警收获居民赞誉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通讯员孙逊 伍华章 实习生侯宗琪

  32岁的朱松,不仅有着帅气俊朗的外表,他还是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这样的条件让他在基层民警中显得出类拔萃。穿上警服的他发挥特长,成为居民口中友善的“小朱警官”,他擅长快破小案,总是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发现案件的蛛丝马迹,他和居民打成一片,收获了一次次赞誉。

  办小事:逐户劝说帮社区装上监控

  “现在盗窃案少了很多,小区也安宁了不少。”南湖街中央花园社区居民王先生说,这里有小朱警官的功劳,值得点赞。

  因为热爱这个职业,2010年底,26岁的朱松研究生毕业后,就考上了警察,来到南湖中央花园当了社区民警。

  可一走进小区,小区的复杂情况让他头疼:四周全是临街门面,四个大门随意进出,监控太少且损坏严重,小区时有盗窃案发生。没有监控,破案成了老大难,听到被盗居民抱怨“一个盗窃的案子都破不了,要警察干什么?”朱松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动用维修基金安装监控,还小区居民一个安全的环境。

  很快,朱松跑到社区居委会和物业赢得支持后,他马上又和社区群干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他先找被盗住户,让他们现身说法,再找其他居民各个击破,他抓住了小区里的几个关键人物,再去做其他业主的工作,一来二去,支持朱松的居民越来越多。

  说服工作历经了漫长的三年,在社区和物业的大力宣传和支持下,小区终于动用维修基金安装了64个摄像头,中央花园小区也成为武昌区第一个动用房屋维修基金实现视频全覆盖的小区,成功经验在全区推广。

  破小案:虚心请教居民屡有神秘“助手”

  在社区当民警时,朱松深入社区,与百姓打成一片,也拉近了他与百姓的距离。他告诫自己:我很年轻,一定要虚心向居民请教学习。

  有一次,他接到居民李先生的电话,称有人在搞电信诈骗,“有人跟别人打电话说自己是公安局的,让对方汇钱,你们以前宣传过防骗知识,我怀疑是搞诈骗的。”听了李先生的话,朱松判断很有可能是个电信诈骗团伙。在李先生的协助下,他和同事徐苏控制现场,屋内5人交代了电信诈骗犯罪事实。

  这事让朱松十分暖心:“没有他们的信任,也不会跟我说这事,关键时刻,我经常会有神秘的‘助手’。”

  2015年5月的一起沙霸事件让朱松印象十分深刻。南湖一小区的沙子被沙霸垄断,居民和商家不能自由买卖,大家都担心打击报复不敢说。曾与朱松打过交道的李先生却愿意冒险作证,他很快掌握沙霸欺行霸市的证据,南湖街派出所民警出动,将近十人的沙霸团伙一网打尽。事后,李先生竖起大拇指说:“我没信错朱警官。”

  正是朱松擅长快破小案,南湖街派出所刑事警情迅速下降,居民们住得安心,幸福指数也直线上升。

  住小家:长期吃在所里住在办公室

  今年7月,因工作出色,朱松被调到了中华路派出所,担任负责刑侦工作的副所长。“我是年轻同志,辛苦一点没关系。”虽然已是副所长,可朱松仍没闲下来,深入社区开展“万名警察进社区”活动期间,他仍热衷破小案。

  当时,辖区内一个待拆工地发生了多起盗窃案,但该区域没有监控,这意味着,走访调查很难,破案难度极大。

  朱松和同事们轮流看视频监控,终于在大量监控视频中看清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脸部。询问调查了解,才知道这两人是有过盗窃前科的王某和唐某,可如今不在本地居住。细心的朱松反复观看视频,在一段一两秒钟的视频中看到两人上车的画面,于是一路跟踪该车,经过20多天的调查,最终在东湖高新区将两人抓获。

  来中华路派出所2个多月,因为工作忙,朱松绝大部分时间都睡在办公室,同事说他是拼命三郎。谈及此事,朱松呵呵一笑说“住得远,怕堵车”,所以住在所里的“小家”。其实同事们都知道,一来是他忙,二来是家人都在外地,所以自己一个人住,无所谓睡哪儿,也正是凭借着这份热爱,他到中华路派出所55天来,破案67起,刑拘23人,平均每天破案至少1起。

  图文:退休工程师义务修小家电十年不辍

  欲在社区开个“窗口”服务街坊们

  楚天都市报副刊讯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庆 通讯员王伟付颖 实习生侯宗琪

  只要举办志愿服务活动,徐家棚街油料所社区的居民总会看到一位背着工具包的老人出现维修桌前,他就是70岁的老志愿者潘鼎泰。潘爹爹虽然年龄比较大,但修理技能丝毫不输年轻人,他修理家电技能娴熟,修理时还会很贴心地向居民讲解小家电保养的小常识。十年来,在他手里已有数千件损坏的小家电“重获新生”。

  退休工程师“二次上岗”

  70岁的潘爹爹退休前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多年来的勤奋好学,让他熟练掌握了电器操作和修理技巧。

  退休后,坐不住的他顺利“承包”了周边楼栋街坊们的家电修理工作。他说,“很多小家电维修其实简单,大多是因为自身操作出的故障。我帮着调一调,很快就恢复正常了,根本不用找维修公司,更不用换元件。”就这样,他坚持免费帮忙,也总能让居民满意离去。

  有一次,社区在广场上举办活动,想到这里人多,潘爹爹主动找到社区,表示自己可以为更多的居民义务维修家电,随即他就成了社区的注册志愿者,只要一有活动,他就会背着工具包来到活动现场,因此技术过硬,小家电到了他手里,基本能“重获新生”,于是,他维修小家电的名气便传开了。

  名气大了,找的人自然也多了,潘爹爹在家里腾出工作间,也很少出门玩,因为经常会有人找上门。他说,“街坊们既然信任我,我就要真心实意。”潘爹爹说,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这给他带来了自信、活力和精神上的满足。

  垃圾桶里捡回大量小零件

  随着“业务量”越来越大,潘鼎泰平时积存的零件越来越少,这让他有些为难了。维修不收费,如果零件也要自己出钱买,还真买不了那么多,不买吧,这个“工作”就要结束了。

  有一次,他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在垃圾桶里发现了一台丢弃的电风扇,“这台电风扇哪里坏了?也许有些零件还能用。”想到这里,潘鼎泰捡起了这台电风扇,带回家研究起来,“果然不出我所料,电风扇的电机坏了,已经修不好了,可它的电容、电线、螺丝等还有用。”潘鼎泰把有用的零件拆了下来,分门别类地放进自己的“百宝箱”里。就这样,他找到了一条积存维修零件之路——翻找垃圾桶,“我每次外出散步,都会有意无意地往垃圾桶里看一眼。”

  在潘鼎泰家里的小“工作间”,墙上的各种型号的电线,都是他从垃圾桶里捡来的电器上拆下来的,放在工具箱里的电容、电阻,也是他四处淘来的,螺丝、螺帽,全是他一颗颗从旧电器里拆下来的。“这些可都是我的宝贝,是我‘事业’的保障。”他笑着说,自己还想在社区开个“窗口”,定期上班提供志愿服务。

?打印本页??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