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昌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发布机构: 区发改委
文  号: 武昌政办[2017]2号 索 引 号: 007482532-03-2017-1814812
公开日期: 2017年03月06日 公开方式: 1
内容概述: 主 题 词: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昌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武昌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区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2月6日

  武昌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

  2017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紧抓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等重要契机,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与创新型城区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进一步优化“三区两翼”空间战略布局,强化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加快打造经济、城市和民生“三个升级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主要预期目标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亿元以上,增长10%以上;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以上;

  ——招商引资总额实现540亿元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完成市级下达目标。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型城区建设

  加快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新增各类创新载体10万平方米。重点打造“中科武大·智谷”,完成科创大厦一期招商和二期园区改造,建设环中科院武汉大学创新产业带。加强对白沙洲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推进产城融合的“白沙·智慧新城”。建立一批“专精特新”的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加快推进知卓集团、氪空间、小样社区、太库等知名双创孵化机构在武昌开展实质性运营。支持珞珈创客小站、首义千家创客社区等微创空间及小型孵化器建设。

  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围绕“城市合伙人计划”,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完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推进人才创新,持续实施“专业名师武昌成长”工程,引领高端人才落地武昌。认真搞好“两高”人才培养选拔,推荐申报市级各项人才项目,继续开展区级名师工作室评选及人才活动。

  加强双创服务支撑。鼓励互联网企业、领军企业、实力型科研机构等参与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尽快建成区线上双创服务平台和线下双创中心,构建“1+1+N”立体服务模式。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工程,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育,加快中科院、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重点支持推进719所的海洋核动力平台、中科院物数所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项目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实质性运作,成立1-2支子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推进智慧武昌建设。按照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原则,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和网络安全,做好“智慧武昌”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紧制定“智慧武昌”的PPP运作模式整体方案。统筹全区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管理,推进区级协同办公系统建设和应用。启动“智慧武昌·微信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政务云平台、公共数据库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二)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增强重点产业集聚度与创新性。管理运营首个华中新金融孵化中心,引进省级以上金融机构17家;持续推进企业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助推企业上市或新三板挂牌4家。进一步深化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组织园区开展各类业务培训;组团参加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进一步完善“首义文化节”等特色品牌文化活动内容。打造老字号特色街区;积极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本完成主要智慧商圈总体建设布局,率先打造楚河汉街综合智能化商圈。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整治工作;筹划组织好黄金周、武汉国际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推进全域“智慧旅游”示范城区打造;与各大媒体和网站合作,提升“武昌旅游”的品牌影响力。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在我区有一定产业基础、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大数据挖掘管理、信息安全、车联网、地理信息、海洋工程智能装备制造、高端仪器设备智能制造、医药研发、健康管理产业。加快建设湖北省船舶产业、武昌环保产业、武昌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等合作平台,支持辖区大型医疗机构搭建网络服务平台,探索新型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提高招商营商服务能力。完善全区区域经济发展工作调度例会制度,持续实施“一项工程、五个行动”,丰富调度例会的会议议题与形式。积极营造“大招商”格局,完善全区招商工作部门联动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做好新落户企业迎新会工作,引进世界500强分支机构3家、研发中心1家、总部型企业18家;加强优质高效投资环境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重点企业和客商个性化服务机制。加强项目组织、服务与研究,确保绿地国际金融城、武汉华邑酒店等44个在建项目达到目标进度,嘉顺国际大厦、药检专科片旧改等14个项目实现开工,电视机厂、紫金村片等21个项目完成招商策划。

  (三)高标准实施城市建设,打造可持续的城市空间

  加快重点功能区建设。全面完成《滨江核心区概念方案和地下空间的深化设计》以及《武车生活区概念城市设计》,持续推进华电研发中心、联投时代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绿地国际金融城完成主塔楼结构封顶、二期3栋竣工交付,推进武九铁路北环线外迁工作。加快复兴武昌古城,重点推进昙华林核心区、斗级营等片区建设改造项目,启动东西城壕片、天工宿舍片等土地整理。推进华中金融城核心区一期K2地块项目建设及K1、K3地块开工,启动二期房屋征收,推进岳家嘴无线电二厂、省六建等地块出让,启动青鱼嘴西片地块改造。完善白沙洲地区的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白沙新城南片旧改、明伦街棚改、晒湖鹦鹉洲片棚改房屋征收;完成《杨园片区规划研究》编制,推进铁机路南、北侧片和铁四院片旧城改建。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项目共计146项,其中续建35项,新建111项,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515077万元。进一步提高路网密度、完善路网结构,实施道路建设52项,其中续建21项,新建31项,年度计划投资168600万元。力争完工宏祥路、武车路西段、中南三路、恒安路提升等24项道路建设,确保完工其中的18项,达到市级目标要求。同时加快推进新河后街、紫阳东路延长线、南安街等28项道路建设。

  加强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水环境建设29项,年度计划投资40759万元。推进灾后排水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市级灾后重建项目中下穿通道顽固渍水点改造和配套管网工程;推进筷子湖泵站及出江管道工程,解放路主通道工程,丁字桥、平安路、恒安路雨水分流管工程3个市级灾后重建项目;完成武昌堤防汛后改造维护工程、武青堤(铁机路-罗家港)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及推进南华船厂闸口改造工程3个防洪水项目;完成风华天城排水改造工程、省公安厅排水改造工程等6项排涝水项目。加强防汛能力建设,完善防汛基础设施、防汛应急管理体系、防汛指挥调度和监测网站建设。

  推进旧城有机更新。2017年计划实施旧城改造项目65项,其中:结转37项,新增28项。实施房屋征收计划,完成房屋征收总面积115.76万平方米,10026户,其中,完成旧城房屋征收87.57万平方米,8026户;“城中村”拆迁8万平方米,280户;市级重点工程房屋征收15.92万平方米,1460户;道路房屋征收4.26万平方米,260户。落实土地储备出让,计划完成26宗地块的储备和19宗地块的挂牌出让,总用地面积分别为1532.39亩和980.79亩。

  (四)统筹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文明品质

  推进精神文明城区常态化建设。继续开展以测促创,做好各项文明创建测评工作。深入开展“十大工程”创建,实施“七化八制”创建机制。积极开展市民素质教育活动。着力打造“互联网+文明创建”新范式,构建网上“监督—发现—处理—评价”系统和机制。借助“云生活”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区文明创建研判中心建设。拓展深化武昌区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品牌。对全区网吧实行全程监控及违规现象随时查处,对全区农贸市场实行文明创建动态管理考核。

  提高城市管理精细水平。实施创卫常态化管理,继续保持全市中心城区城市综合管理领先水平。2017年城市景观提升新建项目6项,年度计划投资6900万元。完成沙湖沿岸(三期)、沙湖路、4处人行天桥3个景观亮化项目,晒湖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破旧房屋立面整治以及首义路等道路门面招牌更新设置、沙湖路广告招牌整治2个门面招牌整治项目。2017年城市管理项目14项,年度计划投资12950万元。实施东湖宾馆周边道路维修(二期)、道路车行道维修工程、人行道维修改造等8项道路维修项目;完成新建10座环卫工作间、2座公厕等5项环卫基础设施项目,确保鹦鹉洲生态环保转运站启动施工并完成工程形象进度50%以上。停车场建设年度计划投资7500万元,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加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着力解决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施工渣土、油烟噪声、道路违停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交通行业和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监管,重点遏制窗口地区的“黑车”非法营运、出租车违规营运行为。

  加强生态环境改善与建设。推进武昌区能源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合同能源管理和清洁生产审核。贯彻落实武汉市改善空气质量五年计划,重点控制工地扬尘,继续实施重点区域烟尘等空气污染整治。加强湖泊水生态环境治理,严格落实湖泊环境监察巡查制度和环保水务联动机制,强化长江武昌沿岸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安全监管,确保平湖门和余家头2个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加强湖泊水质提升,合理调整水系网络布局。深化园林提升工程,2017年园林绿化建设13项,年度计划投资6868万元,开展10公里城市绿道、4处“三小”绿地、1处屋顶绿化、4处天桥绿化、武昌火车站绿化改造升级及3个绿满武昌项目建设。

  (五)强化社会治理创新与民生保障,提高社会共建共享水平

  加快构建多元共治社区治理体系。健全完善居民代表大会、居民议事会、“三社联动”联席会、业主大会、共驻共建联席会等议事制度,完善“三方联动”机制,引导小区内各方依法调解利益矛盾。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拟对徐家棚街、黄鹤楼街等10个街道的徐东社区、花堤社区等20个老旧社区的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年度计划投资200万元,对全区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路灯进行整治。加大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培训力度,促进志愿工作规范化。

  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以信息化为引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统筹重大疑难纠纷。做好群体性事件的信息预警、事前疏导防范、事中现场处置、事后跟进处理等工作。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做好工作部署。持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推动质量强区战略,深入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商品质量监测,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与隐患排查,实现隐患整改率100%。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巩固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

  加大民生保障工作力度。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确保全年社会保险净增目标,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全覆盖。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开展十佳大学生创业领军人员等评选活动,做好就业帮扶工作,新增就业人数1.8万人、登记失业率低于3.2%。强化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推进劳动仲裁院实体化建设。完善社会救助网络,继续做好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工作,开展“爱心成就梦想”助学工程等救助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优抚对象精细化管理,扎实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做好对社区危房的排查及督改工作。实施好保障性安居工程,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

  (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积玉桥学校、都市经典小学和珞珈山小学建设项目完工验收,有序启动大东门小学、复地东湖国际小学等项目建设。推进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等级园创建工作,有效增加公办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实现全区园所提档升级。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实施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工程,确保中、高考成绩全市领先。统筹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增强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推进武昌教育慕课联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确保人民医院生殖与儿童医疗中心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有序推进分级诊疗,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目标,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率达35%,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维持在75%以上。迎接全国社区中医药服务示范区复查验收。实施疾病防控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完善传染病三级网络监测体系,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第三方评估得分率80%以上。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新建社区养老院2个,增加床位300张,新建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0个,创建28个老年人宜居社区,按照50%目标深入推进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的社会化运营。做好智能养老服务平台的宣传发动工作,推进全省示范性养老机构创建。举办全省养老机构院长培训班、居家养老护理员培训班等培训活动。推广医养融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对接巡诊制度化,实现医养融合床位400张。

  繁荣公共文体事业。组织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等文化惠民活动,坚持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加快省博物馆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启动区图书馆、档案馆维修改造。加强公益文化服务设施管理。整合优势资源,创作富有武昌特色的文艺产品,力争在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建设。投入300万元新建和更换健身设施,确保健身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举办群众健身活动6次以上。完成第二届武汉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武昌段组织工作。积极参加武汉市第十届运动会组队参赛工作,力争取得较好成绩。

  (七)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市场活力与对外交往能力

  积极主动扩大开放。加强引进国外资源,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6亿美元、增长17%以上。与国际知名设计公司联手推进杨园、白沙洲等功能区规划建设,用国际视野把握和完善设计理念。积极参与组织境外武汉周、广交会、金博会等各类国际性活动,广泛开展国际项目对接与洽谈,加大对跨国公司区域性研发、营销、物流总部及其他国际性机构的引进力度。鼓励支持铁四院等优势设计企业承接国际高端工程,开展国际合作。稳步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建立区局校三级联动的工作网络,推进国际学校建设,提高教育国际化试点学校数量和质量。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区级综合行政审批改革配套措施,建设市区统一的行政审批“大数据库”,建立集中统一的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审批效能和服务质量,巩固和扩大“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推动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积极申请授予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权。结合中央、省、市国企改革精神,制定并出台区级配套国资监管工作制度,推进企业负责人年薪制改革、区属国有企业派驻总会计师、外派监事会等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司法体制配套改革,开展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司法公开,推进多层次法治创建。

?打印本页??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