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政府信息科
文  号: 索 引 号: 007482532-03-2015-1337596
公开日期: 2015年01月05日 公开方式: zhudong
内容概述: 主 题 词: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2月29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武昌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幸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武昌区砥砺奋进、克难攻坚,取得重要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经济“新常态”,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 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三区融合、两翼展飞”发展战略,集中精力抓项目、强功能,全力以赴优环境、 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全力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增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指标调度,全力保增长、促跨越,预计(下同)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增长 10%,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90亿元,占GDP的86%;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53.3亿元,增长14.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7亿 元,增长13.5%,连续十年保持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地税收入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坚持投资、消费协调拉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16亿元,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亿元,增长14%;外贸出口2亿美元,增长11%。

   重点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服务业升级计划,金融、文创设计、高新科技、商贸旅游等重点产业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湖北碳排放 权交易中心开业运营,中科网络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全年引进金融企业12家。汉秀剧场、电影乐园2个重量级文化项目建成开业,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 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等9家园区(企业)被评为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5创意产业园、兴昌创业园实现满园 入驻,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3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亿元。万达瑞华酒店、福星惠誉群星城、友谊国际家居广场等商业服务设施投入运营,昙华林、户部 巷、楚河汉街等特色街区游客量持续攀升。

  引资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促进经济发展意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进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引进三星(中国)电子、普华永道等大企 业区域总部22家,完成引资总额292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22%。建立重大项目调度例会制度,每月逐项研究推进情 况,154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建成商务楼宇31万平方米。加大企业培育、服务力度,新增注册登记企业5907家,增长 80.6%,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企业37家。

  二、着力优化城市功能拓展发展空间

   功能区建设有序开展。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管委会和华中金融城管委会获市正式批准,滨江文化商务区投资公司筹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滨江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地 下空间建设方案基本形成,606绿地中心进入地上施工阶段。武昌古城蛇山以北区域保护提升规划和昙华林启动片规划设计方案基本完成,历史文化陈列馆、游客 中心和微电影产业基地投入运营,翟雅阁、汪泽故居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有序推进。华中金融城引进180亿元战略投资,核心区一期启动建设,中北路沿 线完成重要节点方案设计,原武重体育场、省建机A1等地块完成征收拆迁。白沙新城启动概念性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编制。杨园地区江尚天地、融侨城等项目建设进 展顺利。

  城建攻坚计划深入实施。轨道交通4号 线二期、鹦鹉洲长江大桥及武昌接线工程全面建成,长江大道主干道改造完工,雄楚大街高架桥主体结构基本形成,轨道交通7号线、8号线启动征收拆迁;学院 路、兴国路、安邦路等13条微循环道路完成建设,居民出行通达度进一步提升。堤防、排水设施建设有序实施,月亮湾除险加固、市船厂闸口封堵及武金堤护坡修 复工程完工,24个社区雨污分流管网、23个老旧社区排水管网完成改造,三角路泵站、栅栏口泵站完成主体建设。

   “三旧”改造加快推进。加强项目统筹和资金、房源保障,依法规范房屋征收拆迁工作,全年完成各类房屋征收拆迁105万平方米,完成市级城建重点工程征地 36.4亩。实施旧城改造项目31个,杨园变电社区、新生路片、湖北饭店等9个项目完成房屋征收,积玉桥C、歌笛湖、紫金村、武锅生活区等22个项目启动 改造拆迁。全年整理储备土地16宗、681亩,挂牌出让8宗、282亩。城中村改造完成拆迁10万平方米,新开工还建房41.3万平方米,竣工66万平方 米。

  三、狠抓城管革命和环境整治创建

   城市管理更加精细。高标准推进“城管革命”,狠抓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门前三包”,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全年改造公厕 273座,拆除临江、洪山广场等重点区域大型户外广告75块,规整主次干道和社区架空管线36万米,亮化楼宇27栋。严查严管违法建设和渣土污染,拆除违 章建筑9.7万平方米,查处违规运输行为392起。加强火车站和客运站周边综合管理,坚决打击“黑的”、“摩的”非法营运。积极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友谊 大道、白沙洲大道等31条道路的清扫保洁、“城市家具”清洗等工作实行服务外包。在全国首设“司法城管工作室”,运用“司法+城管”模式破解一线执法难 题。

  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成效明显。全力推进全 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武昌经验”在全市推广,吴天祥 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方俊明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兰毓云等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东亭等7个社区获评省级文明社区。采取政府引导、社会 投入方式,全区57个农贸市场全部完成改造升级;规范整治小餐饮、小作坊7500余户,建成小餐饮便民服务区8处。认真抓好健康教育及市容环境卫生、公共 场所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等专项整治,高标准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生态治理力度加大。以迎接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为契机,加强基本生态线控制保护,绿化武车路、积玉路等道路11条,实施社区绿化改造67 个,新增绿地面积5.6万平方米;加强湖泊公园管理,完成内沙湖水生植物换种、晒湖内源污染和岸线环境治理;编制山体保护规划,落实日常巡查机制,山体生 态恢复、保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依法关停阿波罗燃气公司超标排污焚烧炉,促成人福药业公司外迁,淘汰黄标车529台,创 建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四、不断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民生保障和公共事业投入,与民生相关的公共财政支出达到55.9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89.6%。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新增民办幼儿园4所、学位668个,免费培训民办幼儿园教师800余人;新建小学3所,完成小学标准化建设5所,创建市级素质教育特色校6所,中高考质量 继续以较大优势保持全市第一。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提档升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规范化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 24家养老福利机构建立对接巡诊机制,减免居民群众医疗费用794.9万元。深入推进“文化五城”建设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大力开展文化惠 民活动,成功举办第十三届辛亥首义文化节和武昌区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完成《江流贤胜 大成武昌》城市形象系列宣传片制作并通过多种媒体广泛传播。计划生育国策得到认真落实,民兵预备役建设、国防动员、双拥及民防、普法、科普、民族、宗教、 外事、侨务、对台、妇女儿童、老龄、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民生保障普惠共享。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全年新增就业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483人,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098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6683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7%。落实“青桐计划”,建成大学生创业专区6700平方米,引进大学生创业团队79个。加强困难群众综合救助,全年发 放低保金8656万元、各类救助金1238万元;深入开展“老吾老”行动,新(改)建社区养老院1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新增养老床位570 张。探索政府购买助残服务准入、竞争和评估机制,在7个街道试点开展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全年社保扩面7.2万人次,城镇居民医保新增16.4万人。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047套,基本建成3357套,分配入住6803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增长10.5%。区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 面完成。

  社会治理创新稳步推进。深入实施全国 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与上级民政部门、地区高校开展多层次合作共建。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建成华中地区首家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举办区、街公益 创投大赛,残疾人职业康复“威客互助”计划等多个项目获国家和省级公益资金支持;推进社区服务专业化,新建社工服务站6个;加强社区综合建设,创建幸福社 区40个,实施惠民项目2687个,25个老旧社区的物业服务实现提档升级。我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积极预防和化解 社会矛盾,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500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52件。扩大“天网”工程覆盖范围,强化医院、商场、学校周边等“三圈”秩序治理,严厉打击各 类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刑事等警情持续下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挂牌督办的24个突出安全隐患和40个重大火灾隐患全部整改完毕,安全 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五、大力转变和改进政府工作作风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查摆政府在“四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6个方面、34项整改 任务,对9类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厉行节约、反对 浪费的各项规定,出台配套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减少15.5%,“三公”经费预算定额压缩7.7%,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全部上 网公开。

  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清理规范区级 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建立权力清单、程序清单和责任清单,35家单位的2451项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外部流程图通过区政府门户网向社会公布。取消 行政审批事项15个,政务服务中心入驻部门整合为企业注册登记、房产登记管理、经济社会管理、投资建设审批、出入境审批服务等5个办事大厅,全年受理行政 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超过40万件。推进治庸问责,围绕作风建设、教育医疗收费等7个突出问题公开承诺整改,开展系列明察暗访、专项督查活动跟踪问效,实施 问责处理478人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人次。

   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加强。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规范性文件管理,实施依法行政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政府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大行政复议协 调和纠错力度,提高运用法制手段化解行政争议的实效,办理行政复议案件48起。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实施财政财务类项目审计32项,对全区重点工程、 重大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房屋征收拆迁补偿政策执行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强化依法履职并执纪问责。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与沟通,接受区人大 专题询问1次,办理区人大议案2件、区政协建议案4件,承办省、市、区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464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99.8%。

   各位代表!一年来,尽管武昌面临调速换档、经济下行的宏观形势和竞进提质、慢进亦退的巨大压力,但我们依靠和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迎难而上,全 区呈现出经济稳中有进、社会稳定有序、民生稳步改善的良好态势。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支持,全区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 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 及人民团体,向市直部门、辖区单位、驻区部队及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为武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 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 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在高基数上保持高增长的难度持续加大,城区间的同质化竞争态势愈益激烈,亟需创造并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和增长 点;重大项目支撑不足,投资、消费增长乏力;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难度大,协调各方利益面临新的矛盾;出行不畅、雾霾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城市功能 完善与品质提升任务艰巨;民生诉求日益多元,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供给仍需增强;政府职能转变、作风改进、效能提升仍有差距,自身建设 还需不断加强。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推进,努力解决。

  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效益提高,实现内涵式增长。 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战略、武汉2049远景战略和“万亿倍增”计划,赋予武昌新的使命和担当,也为武昌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近几年我们坚持不懈地抓 产业、抓城建、抓投资、抓项目,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集聚了强大势能,以重点功能区为支撑和引领的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因此,武昌必须、也有条件继续 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谋划、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文化产业形成新格局、城市建设掀起新 高潮、城市管理达到新高度、社会事业谱写新篇章。

   2015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要求,深入推进 “三区融合、两翼展飞”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六大行动计划”,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城市功能、创新社会治理、改善民生质量,推动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 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文化、城建、生态等指标。

   同时,完成以下民生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新增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学位2000个;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万人次,新增就业 1.5万人;维修、改造危旧公房500户;完成40个社区的架空管线整治;新建社区养老院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创建幸福社区15个,新 (改)建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30个。

  围绕上 述目标的完成和实现,必须把重执行、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理念,作为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行动准则,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发扬一抓到底 的“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项目落实、目标落实,用实干诠释责任,用实绩兑现承诺,真正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一、强化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内生活力

  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破解前进中的难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经济、文化领域改革。整合全区经济战线资源,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大经济工作体系。创新招商工作机制,采取委托招商、中介招商、定向招商,提 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推动产学研协调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文化 创新工程,探索历史遗存保护利用新模式,推进文化资源优化整合,支持文化企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

   推进城建、城管领域改革。围绕建管分离,推进城建、城管战线相关职能、机构归并整合与统一管理,完善大城建体系和大城管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规范平台 运营管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强城管执法力量整合,推动相关行政执法职能相对集中,由单一执法逐步向综合执法转变。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与社区工作 网络融合,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推进社 会、民生领域改革。以深化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强民生工作职能、民生服务资源整合,形成大民生工作格局。完善社区工作考评机制,推 进社区工作创新。深化校本课程、区域课程建设,完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体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 社会资本参与健康服务业发展。

  推进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审批职能、事项、人员“三集中”,严格执行权力清单、 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中介环节服务行为,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二、强化高端引领,大力发展服务经济

  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以发展服务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努力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强化服务经济引领作用。深入研究服务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区域实现形式,主动把握武昌迈入服务经济的时代脉搏。加强总部经济集聚空间和载体建设,有计划、针 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强化楼宇经济管理,支持相关企业自建办公大楼、自建职场项目和自持物业,引导商务楼宇完善配套设施,提升 物业服务水平,优化入驻企业品质。发挥招商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整合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源,引入专业团队,建立信息平台,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全年 计划完成招商引资总额322亿元,引进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总部型企业20家;组织实施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150个,完成投资180亿元 以上。

  促进重点产业提升能级。深入实施服务业 升级计划,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武昌金融产业在全市金融业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互 联网金融、消费金融、投资基金、现代保险服务业等新型业态,重点引进要素市场和外资金融总部,全年新增金融机构15家。坚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武昌经 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建设国内一流的创意设计之都为目标,大力推进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建设,启动武汉工程设计联盟大厦、知音动漫及新媒体研发基地等重 点项目建设,吸引工程设计、传媒出版、艺术创作等产业及关联企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利用汉秀剧场、电影乐园对武汉旅游格局带来的深刻变化,整合旅游资源,提 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加强科技孵化器和数字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实现 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24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完善商贸业“三圈两带”提档升级规划,推进武锅生活区、电视机厂片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促 进商贸业向高端、特色、体验式转型发展。

  优化 市场主体发展环境。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对口联系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在人才、融资等制约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搭建对接平台,提供专项化服 务。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传统行业、存量企业探索运用数字信息和网络平台技术,实现经营理念和营运模式的调整转型,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市场挑战。深入实施 “质量兴区”战略,加大服务名牌和名牌产品培育力度。抓好促企业发展、推企业上市工程,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

  三、强化功能提升,加快推进城建攻坚

  坚持功能区的龙头地位,着力打造集聚要素、极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动力引擎,大力度、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

   加强“三区两翼”建设。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模式,抓好滨江核心片等地块的项目策划、启动工作,加快绿地国际金融城、联投时代中心、华电研发中心 等项目推进,努力促成一批大型企业投资、开发。立足彰显“城市之根、古城古韵”特色,加大古城风貌区建设保护力度,着力推进蛇山北坡和昙华林核心区改造, 基本完成斗级营片、瑞典教区片房屋征收和相关优秀历史建筑的收购、置换,抓好昙华林重大活动、事件的策划工作。以姚家岭片、中北路沿线为重点,大力推进华 中金融城建设,核心区一期全面开工,二期启动房屋征收,中北路沿线公建项目建设和土地整理出让加快实施。同步推进南北两翼建设,杨园新城重点推动铁四院周 边、电力新村等区域的旧城改造,提升产业功能;白沙新城按照产城一体要求完善规划编制,加紧启动土地整理储备工作。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年计划实施城建项目116个,完成区级投资35亿元,比2014年增长68%。全力保障市级重点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确保轨道交通 7号线和8号线、中南路-中北路改造、杨泗港长江大桥岸线工程等项目,按时间节点要求顺利推进。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启动临江大道五期、新武金堤路、复兴路 南北段、和平大道文化宫段等主次干道建设,续建、新建紫阳东路延长线等微循环支路,累计建成微循环道路总数达到25条。进一步加强防洪排涝和水务设施建 设,完成15个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和宏祥路、星海路、东三路等9处地段的排水改造,抓好河道堤防维护管理、泵站建设和大型骨干管涵的清淤疏浚工作。

   推进城市改造更新。立足拓展空间、优化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质,大力开展“三旧”改造。实施征收项目64个,完成征收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收储土 地16宗、出让8宗;二环线内城中村改造拆迁收尾基本完成。把还建安置作为征收拆迁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加大房源筹集力度,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尽最大努力 缩短动迁户临时过渡时间。

  四、强化综合治理,促进群众安居乐业

  运用现代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思维与方法,推进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容、生态和社会环境。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推进“城管革命”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加快形成新型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把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深化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积 极推进餐厨垃圾集中收运和全过程管理,启动白沙洲大型垃圾转运站建设。加大占道经营、渣土运输、违法建设、立面空间、违法“三乱”等专项整治力度,落实 “门前三包”管理,提升临江大道、首义广场、楚河汉街等周边楼宇亮化档次,营造干净、整洁、美观、有序的市容环境。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人性化、科学化设 置交通标识和信号灯,提升城市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严控火车站、客运站周边运营秩序,塑造窗口地区良好形象。加大老旧社区水电“一户一表”改造和天然 气安装的协调解决力度。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抓 好生态绿化工程,启动晒湖公园建设和洪山公园南坡改造,对52个社区和洪山侧路、张之洞路等7条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新建城市绿道10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 万平方米。继续实施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加强餐饮油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严控拆迁建设工地和道路运输扬尘,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淘汰黄标车工作,努力完 成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任务。进一步改善湖泊水生态环境。加强长江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

   深化社会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以街道为单位建立集中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规范物业管理为抓手,针对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的不同特点, 建立物业服务企业质量考评体系;完善社区“三社联动”机制,落实单元网格化管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取得实效;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推进综合信息服务平 台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社区人才队伍管理,提高社区多元善治水平;完成第六届社区“两委”换届。深入推进社会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医院、商场、学校 周边等“三圈”秩序。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抓好街道、社区、窗口单位和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化解力度。进一步规范信访工 作秩序,推行“阳光信访”,引导和支持人民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开展平安街道、平安小区、平安工地等“平安细胞工程”创建,推进主干道、连通道和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网络全覆盖,积 极预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和教育培训,狠抓安全预防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打击非法、违法生产,治理违规、违章作业。全面落 实企业信息、违法企业名单公示制度,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小餐饮、小作坊监管,积极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 强化非法行医及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专项整治,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五、强化均等优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为导向,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创建30个充分就业社区,新建2-3个大学 生创业孵化基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800万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加大养老服务力度,推进老年人养老和医疗服务有效对接,鼓励社 会资本创办养老机构。加强残疾人帮扶工作,办好“阳光家园”,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办好基础教育事业。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完成武珞路中学一期和橡树湾、长江紫都三期配建小 学建设,推进都市经典小区配建学校建设,满足就近入学要求。抓好骨干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培养工作。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均衡发展 水平。办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

  增 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完成水果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并投入使用。加强卫生服务资源优化整合,健全三甲医院专家到社区坐 诊机制,推进基层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有效落实。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医护人员继续教育,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出生人口监测预警机 制,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持续加强城市文明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深化 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加强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建设,促进群众需求与服务项目有效对接。整合区域文化资源,不断改进公共文化供给方式,有针对性 地为居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好第三届武汉设计双年展,打造好首义文化节、昙华林艺术节、首义之春、邻里文化节等品牌,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小型 化、多样化活动场地建设,对社区健身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加强青少年游泳、球类等健身技能培训,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六、强化从严治政,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机关重大事项依法决策制度,完善政府议事规则,落实重大决策工作规范,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严格履行 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完善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坚持严格规范 公正文明执法。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律顾问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全 民法治观念。

  强化权力制约。坚持在区委领导 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办理议提案,定期报告或通报工作。加强内部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 审计监督,严格重点领域、部门和岗位的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财 政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行重大行政处罚审核备案制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维护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弘扬良好作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续长效推进作风建设,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和品质。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查处权力寻租、权钱交易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公务员队伍。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加强对 突出问题的承诺整改,维护群众、企业合法权益,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认真执行《武汉市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严格纠错,严格追责。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 定,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不断改进会风文风。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更承载新的使命和担当。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汇聚全区人民团结奋进、同心筑梦的正能量,奋勇争先,坚定前行,为复兴大武汉、繁荣新武昌而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