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区政府办信息科
文  号: 索 引 号: 007482532-03-2016-1616075
公开日期: 2016年01月08日 公开方式: zhudong
内容概述: 主 题 词: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28日在武汉市武昌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武昌区人民政府区长  张幸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十二五”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武昌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各项事业实现新进步的重要时期。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各种困难挑战,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调结构、强功能、抓创新,全力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这五年,我们高度重视区域总体战略谋划推进,通过深化思路、策略、路径研究,确立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提出并全面实施“三区融合、两翼展飞”发展战略。

  这五年,我们持续加大首义品牌打造力度,坚持每年举办中国(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首义文化旅游区全面建成,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产业高端化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续保持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地税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百亿元。

  这五年,我们深入推进文化武昌建设,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汉秀剧场、电影科技乐园成为湖北文化新地标、武汉城市新名片。

  这五年,我们大规模推进城市改造更新,累计实施旧城改建项目98个,二环线内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全区征收拆迁总量达到5万户、1000万平方米,城市面貌深刻变化。

  这五年,我们大力推动城市环境品质提升,高标准、高水平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任务,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保持全市前列。

  这五年,我们勇于探索社会治理创新,获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大胆开展先行先试,荣获全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奖和第八届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奖。

  五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积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全力以赴扩总量、促增量、提质量,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中心城区前列。预计年度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一五”末的470.1亿元增加到870亿元,年均增长11.3%;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由“十一五”末的67.1亿元增加到170.2亿元,年均增长20.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7.4亿元增加到73.3亿元,年均增长2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0918元增加到40544元,年均增长14.1%。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0亿元、招商引资总额1173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1.8倍、1.9倍和2.6倍。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提速增效。坚持以服务经济引领全区产业发展,深入实施服务业升级计划,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重点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做强金融产业,省级以上金融机构增至76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1家,金融业税收收入占全区总量的32.6%,成为全区第一大产业。做实文化产业,成立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推进工程设计、出版传媒、文化旅游等业态集聚发展,17家企业(园区)被评为全国和湖北省文化产业基地,昙华林、户部巷、楚河汉街获评湖北旅游名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做优科技产业,建成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园区18个,总面积33万平方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4家。做大商贸业,万达百货、1818凯德广场等7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新增商贸设施面积58万平方米。强化国际国内招商资源整合,举办长江国际论坛等重大商事活动,引进总部企业51家,建成商务楼宇面积193万平方米,纳税亿元以上企业超过20家。

  (三)深入实施城建攻坚,功能格局不断优化。坚持“为民筑城”理念,以功能区战略为引领,大手笔、高效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核心区地位日益凸显。委托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对重点区域发展进行战略研究,片区规划逐步深化,城市设计不断完善,“三区两翼”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立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管委会和华中金融城管委会,加强功能区招商和建设,滨江核心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武汉绿地中心建至地上200米,武昌古城昙华林、斗级营片启动保护改造,华中金融城一期和中北路金融轴沿线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投入运营,7号线、8号线和杨泗港长江大桥开工建设,武汉大道、长江大道、鹦鹉洲长江大桥、沙湖大桥、白沙洲高架、雄楚大街高架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和过江通道建成通车,临江大道四期、沙湖大道、复兴路中段等46条主次干道竣工,65个社区雨污分流改造、71个重要节点排水改造完工,区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累计超过100亿元。

  (四)扎实推进文明建设,环境品质明显改观。坚持以为居民群众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为目标,持续加强文明城区建设、城市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整治,城市形象和品质不断提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吴天祥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辖区道德模范、功勋市民等人数居全市之首。建立“大城管”工作体制,首创“司法+城管”工作模式,加大投入,严格考核,推动城管革命纵深开展,违建查控、门前三包、工地管理等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全区道路、社区环境面貌及武昌火车站等窗口地区环境秩序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关停搬迁污染企业6家,淘汰黄标车4500台,一批污染点源得到有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完成沙湖公园建设、紫阳湖截污和四美塘、内沙湖等湖泊水生态修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全区湖泊水体水质稳步好转。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质量持续改善。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不断加大公共事业投入力度,努力满足居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民生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新建中小学6所,新增幼儿园16所,率先减免贫困学生学费、课本费及生活费,随迁子女就读义务阶段学校比例达到100%,中高考成绩以绝对优势保持全市第一。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创建全国和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提档升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家,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中医药服务全覆盖。积极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区文化活动场所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70场、惠民演出502场,“首义之春”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获文化部群文项目最高奖。加强社区建设,打造三星级以上幸福社区62个,完成老旧社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93个,累计实施社区惠民项目7546个,社区治理创新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累计新增就业14.9万人,社保扩面59万人次,发放低保金4.2亿元,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1个、残疾人阳光家园17个。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认真做好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案件化解、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狠抓食品药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计划生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及民防、科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妇女儿童、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治理能力稳步提高。坚持围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经济、文化、民生、城建、城管等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升行政效能。以推进职责整合、综合执法和“大部制”为重点,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狠抓法治政府建设,建立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清理规范区级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全面完成“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任务。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公务员队伍作风和政府廉政建设取得新成绩。自觉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区人大议案和区政协建议案26件、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278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重视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区政府门户网在全国区县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排名第六。

  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湖北省文明城区、湖北省“双拥”模范区、湖北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区、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先进城区、湖北省旅游工作先进区等称号。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一是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和总部企业、金融机构引进,组织实施重大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项目157个,新建商务楼宇面积43万平方米,引进总部企业20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台湾土地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落户武昌,填补了中部地区台资金融机构的空白。二是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启动。研究制定《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工作意见》,推进实施“大孵化”、“互联网+”等专项行动和“城市合伙人”计划。与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设立珞珈创新天使基金,构建环高校创新产业带。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促进创新要素聚集,引进风险、股权投资机构16家,建成众创空间7个。三是城市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大力实施路网年、绿道年、停车场年建设,二环线武昌段通车,中南中北路快速化改造进展顺利,全年新建道路18条、停车泊位2300个、绿道11.5公里,完成晒湖公园一期建设。实施旧城改建项目24个,完成征收拆迁1万户、110万平方米,出让土地8宗、392亩。四是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园林绿化养护、交通运输监管等职能,实行集中统一综合执法。狠抓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渣土污染、立面空间等专项整治,市容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年度任务圆满完成。五是民生保障力度切实加大。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新增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学位3142个,6所中小学由优质学校托管,中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重点本科上线率达54.1%;完成水果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石洞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改造,11家非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积极开展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第十四届中国(武昌)辛亥首义文化节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群众性文化活动90场。加强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帮扶救助,发放低保及专项救助资金9492万元,新(改)建社区养老院8家、老年人服务中心10个,建成保障性住房7385套。强化安全责任,更换老旧电线25万米,挂牌督办整改重点生产安全隐患10处、火灾隐患29处。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综合整治小餐饮、小作坊5400余处,打造诚信经营和食品安全示范点80个。六是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开展。在全市率先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街道“一门式”服务模式,构建物业服务“三方联动”机制,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和社会组织培育,先后在9个街道召开现场会,一批社区治理模式、经验在探索中逐步形成并得到推广。全区建立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15个,近半服务事项可当场办结。第六届社区“两委”换届顺利完成。

  各位代表,“十二五”在武昌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篇章!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人民的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辖区企业、单位和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建设者,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五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才能为各项事业上水平提供有力保障,才能顺应全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坚持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不抓投资,武昌将失去现在;不抓创新,武昌将没有未来。只有着力扩大投资总量、提升投资增量,发展才有后劲和支撑;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动创新,未来发展才能赢得主动、抢占先机,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突出民生导向,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持久的动力。只有让全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群众建设美好幸福武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大力践行狠抓落实的干事文化。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不抓落实,一切都等于空谈。只有不断发扬良好作风,保持饱满的工作干劲和激情,各项目标和愿景才能变为现实。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少数发展指标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离13%的预期目标差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离90%的预期目标差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总额离1800亿元的预期目标差42亿元等。客观上,有宏观形势变化、工作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主观上,有自身创新能力不强、破解难题办法不多、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等原因。在此,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区人民表示歉意!对工作上的不足和发展中的困难、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力开创武昌“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的关键期,武昌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区域规划,武汉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以及“万亿倍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目标任务,必将推动全市进入全面发力、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为武昌发挥比较优势、增强整体功能、提升综合实力、实现中高速增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空间。同时,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经济下行的现实压力,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既加大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也增加了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难度。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牢牢抓住机遇,保持战略定力,务实担当,真抓实干,努力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复兴大武汉的生动实践中争当先锋、走在前列。

  根据区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研究编制了《武昌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会议审议。《纲要》提出: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优化“三区两翼”空间布局,打造经济、城市和民生三个“升级版”,为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而努力奋斗。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即2020年分别达到1450亿元、262亿元和113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500亿元。

  ——创新驱动体系基本建立。到2020年,新建各类孵化载体50家、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

  ——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互联网+”与重点产业融合发展,经济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0%。

  ——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三区两翼”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交通、城市管理、市政设施实现提档升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民生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形成,社会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0元以上,全区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

  为此,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驱动发展,在全市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人才、技术、资金、平台等要素集聚,提升创新驱动力和产业竞争力,将武昌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创业乐园。孵化培育创新主体。充分发掘利用科教、楼宇和土地资源,支持引导高校、企业和社会机构共建孵化载体,新建一批专业性孵化器、产业园区和众创空间。完善孵化协作网络,推动孵化器之间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大力引进创新型龙头骨干企业,着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引导聚集创新要素。推进创新技术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研发中心、特色研究所及协同创新基地、新型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高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和“武昌英才”行动,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培养本地优秀人才,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用,积极引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为创新创业提供资本支撑。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及平台,推动重点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新媒体等业态发展。加强“智慧武昌”建设,推动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交通等服务应用。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武昌经济升级版。坚持高端化、集聚化、信息化发展方向,加快现代服务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总量和质量跃上新台阶。壮大升级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服务。积极培育本土总部企业,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及国内100强企业在武昌设立区域总部或企业研发中心、投资决策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加快中介服务、会议会展等商务服务业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进一步完善规划、搭建载体、拓展空间,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金融、文创、商贸、旅游等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对全区经济和产业的支撑。到2020年,金融、文创、商贸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00亿元、150亿元和200亿元以上,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00亿元以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现有企业和资源基础,着眼研发和营销环节,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产业,积极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三)完善区域空间布局,打造武昌城市升级版。深入实施功能区战略,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改造更新,拓展武昌发展新载体、新空间。加快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滨江商务区建设,开发、新建项目总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城市功能、形象展示区。加强武昌古城复兴建设,完成昙华林核心区保护改造,开发、新建项目总面积达到210万平方米,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体验区。推进华中金融城及中北路金融轴建设,开发、新建项目总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打造华中地区金融产业高地。加快白沙洲、杨园地区规划建设,改善环境品质,提升产业功能,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服务轨道交通、过江通道、城市快速路等重点工程,实施一批贯通武昌南北向的主干道项目,新建道路60条以上。进一步完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建管结合,增加停车泊位有效供给。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体提升城市排涝抗渍能力。强力推进旧城改建。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政府主导、片区推进原则,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重点片区改建,消除城市棚户区,通过征收拆迁和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四)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全国文化强区。深刻认识文化作为武昌第一优势、第一品牌的价值和地位,着力激活历史资源,引领现代风尚,努力把武昌建设成为荆楚文化窗口、湖北文化支点和全国文化强区。传承历史文化。大力弘扬辛亥首义精神,持续开展首义文化宣传、推介、交流活动。重视传统文化承继与发展,加强优秀历史建筑和重要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与修缮。坚持以城市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最大限度保留历史文化印迹,最大程度植入地域文化因子。引领现代文化。结合功能区建设和城市更新,在文化资源整合、空间拓展、品牌打造上实现突破,构建以创意设计为主导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加强文化“五城”建设,深入实施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项目试点,谋划推进一批高端文化、艺术、娱乐、休闲设施项目。提升公共文化。深化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五)优化城市环境,建设文明美丽武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两型社会”建设,凸显城市山水相依、生态宜居特色,展现文明、美观、整洁、有序的城市形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居民道德素质。完善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推进共建共驻、共治共享,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优化城市环境品质。加强山体、公园、湖泊等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提升城市生态涵养与保育功能。推进沿江、环湖、依山绿道建设,加强道路、社区及公共场所绿化。深入开展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能减排,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大城管”体制机制,推动力量下沉、资源整合和属地化管理。深入推进城管革命,加强专项整治和窗口地区、重点部位管理,不断改善市容环境。

  (六)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和谐武昌。深化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大服务群众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一步转变街道职能,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增强街道、社区服务功能。落实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保障,促进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高社会综治水平。深化“平安武昌”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做好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妥善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和数字化建设。加强质量监管和食品药品监管。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七)强化普惠共享,打造武昌民生“升级版”。坚持确保基本、坚守底线、注重公平原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区人民共享更高水平的发展成果。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层次扩大就业渠道,推动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大创业培训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加大精准扶贫和社会救助力度,确保贫困人口脱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形成多元化养老服务格局。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小区配建学校和校园改扩建工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学校优质多样化发展。坚持普惠性原则,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统筹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打造“学在武昌”教育品牌。加快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推进医药分开、分级诊疗,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建设健康武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八)锐意改革进取,扩大开放合作格局。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开放,为武昌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治区,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全面实施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运用市场手段加强国有资产运营、监管。主动融入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布局,加大城市营销力度,深化国内区域合作,扩大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武昌发展的战略要求,表达了武昌百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描绘了武昌科学发展的光明前景。我们坚信,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将是一个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显著提升、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加的新武昌!

  三、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完成2O16年各项目标任务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非常重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启动武昌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引进专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技术转移、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等一站式服务。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引进龙头骨干企业3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落实“大孵化”行动,推进白沙洲科技产业园、珞珈山—小洪山科技产业园和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建成街道微创空间12家、院校大创空间4家、社会众创空间10家。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开展重点产业专项引才行动,为天使投资人、投资机构无偿提供办公和孵化场所。推进“智慧武昌”建设,加大光网城市、三网融合、无线城市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互联网+”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新金融,依托华中金融城,在中北路沿线建设华中新金融产业园,吸引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群落地,引导互联网金融和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机构集聚发展,全年引进金融企业15家,实现企业新三板挂牌3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持续打造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积极推进武汉工程设计联盟大厦、昙华林翟雅各等项目建设。支持湖北日报、知音传媒、湖北广电等龙头传媒企业发展网络视听服务,开发新媒体产品。加强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动商贸、旅游休闲产业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建立重点产业发展目录和重点产业招商目录,开展精准招商,完成招商引资总额450亿元,引进总部企业20家。完善重大项目议事决策机制和管理信息系统,全年组织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项目160个,完成投资180亿元。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搭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平台,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推进企业登记制度和“营改增”税制改革,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

  (二)着力提升现代城市功能

  推进重点板块建设。加大项目策划、推进力度,创新项目融资、运转模式,推动“三区两翼”建设提速。滨江商务区重点围绕引进国际国内大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积极推进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建设,抓紧联投时代中心、华电研发中心项目启动和四美塘、徐家棚等片区的土地整理。武昌古城完成斗级营、瑞典教区片的房屋征收,启动东、西城壕和农讲所片的土地储备,依照昙华林历史街区启动片规划方案,推进相关保护、改造和建设项目实施。华中金融城重点推进核心区一期建设,加快中北路沿线土地整理、出让与开发。抓好白沙洲、杨园地区功能性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加大市政建设力度。加强市级重点工程征地征收,保障轨道交通7号、8号、5号线及杨泗港长江大桥、新武金堤路建设有序实施。决战城建攻坚收官之年,实施城建项目107个,完成投资42亿元,比2015年增长20%;完成临江大道五期建设,续建、新建微循环道路37条,力争城建三年攻坚(2014—2016年)投资规模过百亿元,道路建成总数达到50条。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加强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2300个。改造14个社区的雨污分流管网和9处区域的排水管网,对首义路、民主路等15条道路进行绿化提升,完成洪山公园南坡绿化改造。

  加强旧城改建更新。积极对接国家加大棚改、旧改等资金投放支持政策,力争实现各类投融资200亿元,为加快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策划旧城改建项目48个,新启动实施20个以上,整理出让土地14宗、426亩。进一步健全房屋征收机制,完善工作流程,规范征收行为,全年完成各类征收拆迁1万户、110万平方米以上。

  (三)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品质

  狠抓常态长效管理。围绕“净地蓝天”目标,大力实施“城管提升计划”,按照精细化、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城管革命。完善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启动鹦鹉洲垃圾转运站建设,探索建立垃圾源头减量机制。深化环卫、养护作业方式改革,提升清扫保洁质量。推进建筑拆迁工地扬尘、渣土污染、车辆超载等专项治理,全面整治广告牌、路名牌、指示牌,改善市容环境面貌。坚持社区巡查和群众举报制度,确保新增违建快速拆除、存量违建逐年减少。加强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加大重点路段、重点区域车辆违停治理力度。以交通窗口、旅游景点、商业街区为重点,持续开展综合整治,严管非法营运和经营秩序。

  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创新工作机制,深化薄弱环节整治,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拓展志愿服务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整合辖区资源,深入宣传发动,强化共驻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提高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窗口建设水平,确保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处于全市前列。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强化湖泊保护与水环境治理,推进紫阳湖、都司湖水生态修复,实施巡司河、董家明渠清淤工程。严格武船水上车间和文昌门市政排污口环境监管,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推进长江岸线沙场综合整治,加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力度,扩大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对重点区域餐饮油烟实施整治,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完成国家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任务。

  (四)切实加大公共服务力度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在全面总结先行先试成效、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落实各项改革创新举措,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施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消招商引资考核指标,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推进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和公共服务项目向街道行政事务服务中心集中。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健全区、街、社区三级网格化指挥系统,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网格管理服务效能。加大社工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力度,完善社区工作者激励保障机制。推进幸福社区创建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好一批社区惠民项目。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狠抓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有效预防较大责任事故发生。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大东门小学、新河街学校、武珞路中学等校园建设,积极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学位2000个以上。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深化医疗联合体合作,积极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基层首诊落实。提高公共卫生和爱国卫生工作水平,支持健康服务业发展,满足居民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推进区图书馆、档案馆建设和文化馆升级改造,实施好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等惠民活动。积极搭建平台、扩展场地,推动全民健身。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强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组织各类培训1万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38个,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800万元,新增就业1.7万人。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和对口地区帮扶力度。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社区养老院3家、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10个。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实施好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

  (五)努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提高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决策水平。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区、街(部门)、社区三级法律服务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全面实施“七五”普法,督促公务人员学法用法。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议提案。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人民团体沟通,充分听取意见,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切实履行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行政监察,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在政府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加强公务活动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加强效能政府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坚决克服“梗阻”现象,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和能力水平建设,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打造“守规矩、有作为”的干部队伍。健全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提升干部素质,优化队伍结构。深化治庸问责,扎实开展突出问题整改,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严肃惩处懒政、怠政及失职、渎职等行为。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

  各位代表,武昌即将站上“十三五”新的发展历史起点。新蓝图开启新征程,新目标激发新作为。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奋力拼搏,阔步前行,为建设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新武昌而努力奋斗!

?打印本页?? ?关闭?? ?返回顶部